发表日期:2022/11/21 来源:托普云农 浏览次数:335次
种质资源的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当下经济建设高速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物种却在人类的活动下逐渐濒临灭绝甚至消失,物种多样性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保护稀有物种迫在眉睫,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能够有效的保存种质资源,保存时间长,确保物种能够延续下去。
长久以来,我国以最积极的态度,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走廊等,对濒危植物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种质资源库这一新颖的迁地保护模式开始在中国发芽生长。种质资源库神奇的作用在于,假若某个物种在野外灭绝,通过贮藏种子的野外回归,或许有机会创造 “亡者归来”的奇迹。种质库的背后,种下的是一个个物种延续的终极希翼。
建设种质资源库能有力保障我国生物战略资源安全、助力作物改良与创新和新作物筛选、科学管理国家植物资源并促进我国相关学科体系的发展。它将为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条件和决策依据。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种子,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老一辈植物学家常说: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谁掌握了大量的种质资源、研究得最深入、利用得最多,谁就能把握生物技术的未来。
在我国,就地保护行动较好地保护了植物多样性。但自然(洪水、泥石流等)灾害、人为(火灾、砍伐等)灾害以及经济发展(矿产开发、水电建设、过度旅游等)随时可能让野外植物毁于一旦。另外,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一些原先适合植物生长的区域变得不再适合生长。这些都是种质资源库可以解决的难题。同时,同其它迁地保护手段相比,种质资源库可以较好地保存物种的种性和多样性,较大范围、较长时间保护植物多样性,较少空间贮藏数量巨大、类别繁多的种子,从种子再生为植株简单而方便等诸多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