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类多,数量大且分布广,各个地区都有很多不同的经济作物。在这个背景下,必然重视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以及收集研究相关工作。那么为何要建成新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呢?建成新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意义有哪些呢?

那么为何要建成新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呢?大家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迅速,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耕作制度改变,很多重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在急剧的减少以及灭绝,种质资源的消失意味着这些作物的遗传基因也随着消失。而现在的科技能力还不能创造或者复制这些基因,这将大大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降低自然界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所以建成新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昨天(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说,我国正在加紧建设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新的种质库今年建成后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保存能力将位居世界第一。”他表示,要让国人吃饱吃好,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过“十三五”育种科技攻关,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可以说,“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大家对粮食作物、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
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意义,为了收集各种农作物品种种子,科学地加以贮藏,使相关作物多年之后,仍具有原有作物遗传,依旧能够发芽生长,这个过程,对农作物改良,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让农业生产具有更大的优势。